(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
畢卡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對於他的一生,世人的評價可謂衆說紛紜,毀譽褒貶兼而有之。但對於他的作品以及他對藝術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人們還是一致認同的。也正是因此,畢卡索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的地位。
1881年10月25日,畢卡索出生在西班牙的馬拉加省一位美術教師的家裡。由於受家庭的熏陶,畢卡索4歲開始作畫,7歲就嶄露頭角。後來,他進入美術學校學習。15歲時,畢卡索的畫《第一次聖餐儀式》在巴賽隆納市展覽會上展出,他的名字也開始爲人們所知。
1900年,畢卡索第一次去巴黎旅行,光怪陸離的法國社會開闊了他的眼界。他在巴黎作畫,結交藝術界人士。不滿19歲的畢卡索,在巴黎成功地舉行了他的第 一次畫展。1904年,23歲的畢卡索遷居巴黎,此後他一直居住在那裏,直到逝世。在法國,畢卡索度過了他一生中四分之三的時間。因此法國成了他的第二故 鄉。
畢卡索一生勤奮刻苦,不斷探索和創新,他給自己定下的原則是“畫,再畫”。他走到哪里就畫到哪里,到朋友家作客,有時竟畫得滿牆都是。他習慣於夜間通宵工 作,爲畫好一幅畫,幾次,十幾次易稿,同一主題的畫有時連畫幾十幅。畢卡索爲他的畫奮鬥了一生,直到逝世的當天,還作畫到淩晨3點鍾。
由於他的勤奮,畢卡索成了一位多産畫家。他逝世後,人們花了5年的時間對他的作品進行了整理。據統計,他的作品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總計近37000件。
在畢卡索一生的道路上,他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時期。早年的“藍色時期”和“紅色時期”的畫風有德迦的影子。隨後,在1909年,他與法國畫家喬治·希拉格一 起創立了立體派,進入了他的“黑色時期”。這種立體派創作方法,對西方美術的現代流派影響很大。被譽爲“20世紀美術的一位最偉大的大師”。他於1907 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吸收了東方藝術和西班牙民間藝術的一些表現形式,徹底改變了傳統繪畫的表現手法,追求比現實還要真實的“理念中的真實”。
在畢卡索的畫中,人們還可以強烈感受到他的愛憎。他反對戰爭,希望和平安寧。1937年4月,爲抗議希特勒轟炸西班牙北部城市格爾尼卡,他畫了著名的大型 壁畫《格爾尼卡》。爲抗議美國入侵朝鮮,1952年他又創作了壁畫《戰爭》、《和平》。至於他的《和平鴿》,更是世人所熟悉的名作。
畢卡索的生活與藝術都離不開女人。畢卡索的代表作與女人題材相關甚多。主要有:《三舞女》、《在紅色椅子熟睡的女人》、《玩球的浴女》、《公雞》等。
1973年4月8日,這位歐洲畫壇的巨匠帶著和平的願望在法國南部的穆丹逝世,長眠在地中海邊的墓地中。
畢卡索Pablo Picasso的陶藝
大凡成名的畫家,在進入老年的歲月中,改變風格者有之;改變媒材、從事版畫雕塑者有之;以泥土為媒材,屈就所謂「次藝術」的陶藝者,則屈指可數。尤其是像畢卡索這樣一位舉世矚目的藝壇巨人,擱置畫筆去作泥,不但是陶藝界的一個大震憾,也是世界藝壇的一件盛事。
歐洲的藝術家,自印象派以降,對陶藝發生興趣且實際去作陶的,在畢卡索之前者,最有名的例子要數高更了。當時法國的藝術界,沒有英國藝術界那般保守,對「工作室陶藝家」頗能另眼相看,甚至平等對待。陶藝家與畫家、雕塑家之間的合作,並非不尋常。一八八六年六月,高更結識了陶藝家夏雷 (Ernest Chaplet);由於他的住所就在夏雷的工作室附近,讓他有機會見習泥土的表達力及其裝飾的材具。於是就在夏雷的工作室學作陶。到了年底,他已經有五十五件拿得出來的佳作,高更謙稱是自已「愚蠢的產品」。由於他的繪畫作品無人問津,他指望這些陶作能賺取一點生活費,不幸,他的陶作亦遭相同的冷遇。在藝廊工作的梵谷之弟迪奧,好不容易替他賣一件陶作,才解決了他去阿爾斯找梵谷的盤纏。
另外一位印象派畫家Toulouse Lautrec,以當時巴黎名媛為模特兒,繪在陶板上,作為茶儿桌面,由陶藝家Emile Muller製模,Lautrec親自上釉,各製作十件,其中一件珍藏於加州聖地牙哥美術館。
二十世紀現代藝術家中,搶在畢卡索之先作陶的,有Lucio Fontana,他在一九三七年三十八歲時,舉辦首次抽象陶雕個人展。超現實抽象畫家米羅 (Joan Miro)早畢卡索三年接觸泥土,他與陶藝家Llorens Artigas合作,先後在美國哈佛大學和巴黎的聯合國文教組織大廈完成大型泥土壁雕。
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一日,畢卡索來法國南部渡假,閒來無事,臨時起意,決定到瓦洛希(Vallauris)的穆都拉陶瓷廠(Madoura Pottery)看陶瓷展。畢卡索深深被泥土和火的奧妙所感動,順手接過一糰泥土,當場捏了三件泥塑,一個牧神的頭、兩隻公牛。一年後,畢卡索再來渡假,陶瓷廠主人雷米(Ramie)夫婦特來邀畢卡索去看一年前他所順手捏塑,業已燒成的作品。這次的再訪,使他做出走過六十六個寒暑的人生後,一個重大的決定:泥土將是他藝術創作的新媒材。這是繼他發現非洲原始藝術之後,又一件聳動藝壇的事。在一個偶然的際遇中,決心擱置畫布去與泥為伍,以工匠為師,適足以表顯畢卡索一生創作理念的名言:「蒐尋不如發現」(Do not seek, find) 。他來、他看、他發現。畢卡索成為泥土堆中的老頑童。
在這同時,畢卡索除了悉心開發泥土的新疆域外,他仍不改風流本性,與雷米夫人的表親搭上了,或者說得更加符實一點,是被搭上了。賈桂林.羅谷(Jacqueline Roque),時年三十不到,剛離婚,身邊還有個六歲的女兒,來陶瓷廠幫表姊推銷產品。為了這個忘年之戀的戀人和醉心陶藝,畢卡索決定在瓦洛希定居下來。賈桂林成為畢卡索笫二任妻子是十幾年後的事,他們成婚時,老畢已八十歲了。一九四七年,正當二次大戰戰後,歐洲遭受空前的破壞,正是百廢待舉,療傷復健之際;存在主義哲學開始流行,戰爭的後遺症之桎梏,凡是知識分子都在所難免。畢卡索開始自疏離於現代和現代主義的虛矯,轉而神往古希臘羅馬文明之完美。他荒廢了在巴黎的工作室,來到這個春光明媚的地中海村莊,試圖捕捉古代神話傳說以激發創作靈感,藉著泥土的可塑性,以強有力的造形,簡潔直率的線條,勾勒出近乎石器時代洞穴壁繪的原始造形,以震憾人心,引人入勝。
畢卡索不務正業作陶的消息不脛而走,陶藝自此受到廣泛的注目和討論,許多藝術家開始去探討泥土的潛力。為了一探老畢玩泥之究竟,散居各國的老友、名士、觀光客,絡繹不絕於途,人潮洶湧地把這個法國小鄉鎮變成國際旅遊勝地。訪客之中,有藝友布拉格(Braque)、夏戈 (Chagal)、馬蒂斯、米羅等人;作家、詩人、演員、攝影師、音樂家魯賓斯坦、收藏家、政界人士齊集一堂,還有各地陶藝家亦紛至沓來,聚集在此,把這個小村莊變成一個陶藝重鎮。
影響所及,法國畫家列吉(Leger)在一九四九年,與他的學生合作設立陶藝工作室,當時列吉年六十八歲。夏戈到五十年代(六十幾歲) 亦步畢卡索後塵,在威尼斯設工作室作陶。同時期,在美國這邊,日裔雕塑家野口(Isamu Noguchi) 亦以泥土作雕塑。普普藝術家更經常以泥土為媒材,其中以李敦斯坦(Roy Lichtenstein) 與陶藝家Ka-Kwong Hui的合作,最為人熟知。一時,把繪畫的觀念移轉實施在陶器上,成為競相實驗的風潮。
從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五三年間,畢卡索在六年的作陶時段,其創作速度之快和數量之多,非比尋常;據穆都拉陶瓷廠業主的記述,他見到畢卡索在數小時裏,快速完成五十瓷磚系列。他作陶的方式,可以說甫一入門就是冒險實驗,造形之創新、題材之寬廣,在當時,無人能望其項背。
伯納.李奇(Bernard Leach) 在其「跨越東方與西方」一書中,寫到畢卡索說:「他有一種沒有止境的創造活力,他自豪地說:『你們趕不上我的,我作陶就像飛毛腿薑餅人那麼神速呢』,他算不上是好的陶藝家,但他肯定是最了不起的空中走繩人。」
畢卡索的陶藝作品題材,呈示的是人生歡愉明快,並饒富幽默感的光明面,一 掃其在繪畫上所常呈現的陰霾悽苦的生活處境。其陶作品的種類和題材大致如次:
一.盤子系列:以盤子為畫布,盡情揮灑,題材廣闊。
1.各式臉孔:太陽臉、魔鬼臉、雨、珍珠的面貌、羊頭、人身牛頭獸、牛面、現實或神話中的主題。
2.自然的產物:水果、蔬菜、布丁、炒蛋、魚、貓頭鷹。
3.靜物:花、花束、玻璃杯、瓶罐、刀子、剪刀等等。
4.處女地、鄉村田園、神話故事、牧童羊、人首馬身、翼馬、酒神、牧神、森林神、山川女神、人魚等等。
5.鬥牛場景:畢卡索從不錯過觀看鬥牛的機會。名鬥牛士Manotete之死讓他印象深刻難忘。
二.瓶罐系列:畢卡索仍然以繪畫來處理立體的瓶罐,繪畫題材與盤子系列大致相同。這是影像加上功能的考慮;在弧曲的表面上繪畫,畢加索給自已找到了一個實驗創新的藝術新課題。
三.面具:朋友、訪客的臉部表情常被記錄在面具上。
四.瓷磚:十八世紀的人物繪畫、盛裝的貴婦人、宮廷官吏、田園景色、著古裝的朋友畫像。
五.石膏模:就如作版畫一般,畢卡索相當熱衷於這種正反石膏模子的泥土鐫刻遊戲。
畢卡索在陶藝上的創新,可就兩方面來說:
繪畫:畢卡索在瓶罐的表面所作的彩繪,正是把三次元空間轉化為二次元的實驗。據康懷勒(Kahnweiler)的記述說:畢卡索曾經跟勞倫斯(Henri Laurens)說:「你得試試陶藝,這玩意神妙極了。我在瓶子上繪了一個人頭--從各種角度看起來,都是平面的。當然,這是繪畫造成的錯覺。」繪畫能在帆布上製造深度,但在陶器上卻能奪走深度。畢卡索以低溫土器為主,以色彩璀璨的繪畫,改造陶器原本的造形。
雕塑:畢卡索指示陶匠替他拉坯,由他把坯體隨意堆壘成形,做雕塑造型的實驗,這是前所未見的嘗試。彼得傅可士(Peter Voulkos)特別感佩畢卡索這種勇於擺脫數百年陶藝實用傳統的膽識,他把陶藝推向雕塑的冒險實驗精神。傅可士因此能在五十年代末,毅然推動了「泥土的革命」,領導「奧帝斯」群,推出以坯體堆砌的大型雕塑系列,可說是美國現代陶藝的新「聖像」(icon)。 美國現代陶藝先輩,例如William Wyman、Paul Soldner、Stanley Rosen等人都深受畢卡索陶藝創作觀念的影響,咸認「畢卡索提示出陶藝更廣大遼闊的可能性」。從對材質極限的試驗中,創造出更個人化的表達形式--在探討造形、顏色、線條、肌理之間的新關係中,陶藝家不得不與過去的傳統決裂,從事泥土的改革。
由於這一位藝壇巨人的參與和重視,陶藝獲得新的生機和潛力的發揮。畢卡索說:「陶藝跟繪畫一樣,善於表達創造和發明的活力,而且還加上一層效果上的自然肯定性,藉著雙手去感觸、實現。」這樣對陶藝的平等看待和讚語,給這古老的次藝術,如同打了強心劑一般,返老還童,獲得新生,鼓舞許多秉賦優異的年輕藝術工作者去掀開現代陶藝史的序幕。
畢卡索,全名
巴勃羅·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拉·胡安·尼波穆切諾·瑪麗亞·德·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里亞諾·德拉聖蒂西馬·特林尼達德·魯伊斯·畢卡索
(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y Picasso)
,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和喬治·布拉克同為立體主義的創始者。畢卡索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世的作品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作品。畢卡索是少數能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
早期
1881年,畢卡索生於西班牙安達魯西亞自治區的馬拉加市,是唐·裘斯·路伊茲·伊·布拉斯可(Don José Ruiz y Blasco)和瑪莉亞·畢卡索·伊·洛佩茲(María Picasso y López)的第一個孩子。畢卡索受洗後,被授以教名「巴布羅·迪戈·裘斯·法蘭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納波穆西諾·瑪莉亞·狄·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里亞諾·狄·拉·聖地西瑪·特里尼達·克里托」,一連串的教名代表對多位聖徒與親戚的敬意,另外按照西班牙人的命名習慣加上分別代表父母親的「路伊茲」和「畢卡索」。畢卡索的父親也是一位畫家,專攻自然素描鳥類等動物,一生擔任工藝學校的藝術教授和當地美術館館長。
畢卡索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對繪畫的熱情與能力。根據畢卡索母親的說法,畢卡索第一個學會說的話是「皮茲、皮茲」,是西班牙語「鉛筆(lápiz)」的簡短發音。七歲時,畢卡索的父親開始正式的訓練他人物素描和油畫。畢卡索父親是思想傳統的教授,他深信模仿大師的作品、素描石膏像與人體模特兒是每個畫家必要的訓練。於是,畢卡索一心一意的專注於藝術上,因此忽略了課業。
1891年,由於父親當上了一所美術學校的教授,畢卡索一家搬到了拉科魯尼亞省。他們在拉科魯尼亞待了將近四年。一次偶然,父親發現畢卡索對他未完成的鴿子素描塗色,在仔細觀察畢卡索的筆法後,畢卡索的父親深深覺得他十三歲的兒子已經超越了他,並發誓從此不再繪畫。
畢卡索出生時所在的房子,西班牙馬拉加
1895年,畢卡索七歲的妹妹康琪塔死於白喉,這件事成了畢卡索一生中陰影,畢卡索一家並搬到了巴塞隆納。後來,父親說服學校讓畢卡索參加跳級考試,而畢卡索在一星期內完成了一般學生需要一個月完成的考試,當時年僅十三歲的畢卡索並獲得了評審委員會的極度肯定。父親在家附近租了一個小房間讓畢卡索獨自工作,並一天內多次檢查畢卡索的畫作,這使得父子經常爭吵。
畢卡索的父親和叔父決定把畢卡索送到西班牙一流的藝術學校:馬德里的聖費爾南多畫家藝術學院。1897年,十六歲的畢卡索第一次獨自一個人出發前往馬德里。然而,在註冊後,畢卡索卻因沒辦法接受正式、規規矩矩的教育,而停止上學。畢卡索轉而到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欣賞可敬的藝術家,像是迪亞哥·委拉斯蓋茲、弗朗西斯科·戈雅、弗朗西斯科·蘇爾瓦蘭的作品。畢卡索特別崇拜埃爾·格雷考,他的特色,像是拉長的肢體、醒目的顏色、神秘的面容,都深深的影響著畢卡索的畫風。
個人生活
結束了在馬德里的進修後,1900年,畢卡索隻身前往歐洲藝術首府巴黎旅行。他在巴黎遇見了當地記者兼詩人馬克思·雅各。雅各幫助人生地不熟的畢卡索了解、學習當地的語言與文學作品,並成了畢卡索的第一位巴黎友人。那時正是巴黎最嚴寒的日子,畢卡索常需要燒掉自己的作品來取暖。
1901年,畢卡索前往馬德里。在馬德里的頭五個月,畢卡索的朋友法蘭西斯科·狄·艾許埃茲·索勒為兩人在《青年藝術》雜誌找到了份工作,索勒負責撰寫文章,而畢卡索則負責刊物的插圖,大部分是恐怖的漫畫以及憐憫窮人的作品。他們參與的第一份刊物於1901年3月31日出版,同時,畢卡索開始在畫作簽下Picasso,取代原先的簽名Pablo Ruiz y Picasso。
二十世紀初,畢卡索來往巴塞隆納與巴黎之間工作。1904年,在一場暴風雨當中,畢卡索遇見了波希米亞的模特兒費爾南德·奧利弗並相戀,畢卡索因而開創了玫瑰時期,並有多幅關於她的畫作。在獲得一些聲望與機會後,費爾南德因相處不好離開了畢卡索,再加上父親過世,使得畢卡索非常沮喪,認識了被他稱為伊娃·谷維的瑪賽兒·漢伯特。畢卡索在立體派時期創作了許多對伊娃表示愛意的作品。然而,1915年,伊娃不幸病逝,畢卡索因此十分傷心。
1918年夏季,畢卡索迎娶了謝爾蓋·達基列夫劇團的芭蕾舞女演員(ballerina)歐嘉·科克洛瓦。畢卡索在羅馬為劇團設計芭蕾舞劇Parade的服裝時結識了歐嘉,婚後兩人到比亞里茨附近的別墅度蜜月,並有了一個兒子保羅。
1936年7月西班牙發生內亂,畢卡索畫了《佛朗哥之夢》來批評佛朗哥的行為。1937年佛朗哥軍閥,轟炸格爾尼卡,畢卡索畫了巨幅大作《格爾尼卡》,展示於巴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中。1949年他的作品《白鴿》被選為國際和平會議海報。
去世
巴羅伯·畢卡索於1973年4月8日在法國慕景市過世。當時,他與妻子賈桂琳正招待友人前來晚餐,畢卡索過世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為我乾杯吧,為我的健康乾杯,你知道我已經沒辦法再喝了[1]。」死後,畢卡索葬在法國南部的沃夫納格斯堡的庭園,賈桂琳並阻止畢卡索的兒女克勞德與帕洛瑪出席葬禮[2]。1986年,賈桂琳以手槍自殺,享年六十歲[3]。
兒女
* 保羅(Paulo,1921年2月4日-1975年6月5日,54歲),本名保羅·約瑟夫·畢卡索(Paul Joseph Picasso)— 與歐嘉·科克洛瓦
* 瑪雅(Maia,1935年9月5日-),本名瑪莉亞·狄·拉·康塞普西翁·畢卡索(Maria de la Concepcion Picasso)— 與瑪麗-德雷莎·華特
* 克勞德(Claude,1947年5月15日-),本名克勞德·皮爾·巴羅伯·畢卡索(Claude Pierre Pablo Picasso)— 與方斯華姿·吉洛
* 帕洛瑪(Paloma,1949年4月19日-),本名安妮·帕洛瑪·畢卡索(Anne Paloma Picasso)— 與方斯華姿·吉洛
藝術生涯
藝術是個謊言,但卻是一個說真話的謊言。
——巴布羅·畢卡索 [4]
畢卡索的作品通常被分為數個時期。時期的名稱尚有爭議,大致是「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玫瑰時期」(1905年-1907年,又名「粉紅色時期」)、「立體派時期」(1908年-1919年)。
早期
畢卡索的簽名
畢卡索從小便接受父親的訓練,並有驚人的進步,這點可以從畢卡索博物館館藏的畢卡索早期作品中瞧出端倪。1893年間,畢卡索早期作品裡的稚氣逐漸消逝,1894年,畢卡索可以說是正式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1890年中期,畢卡索的畫作流露出濃濃的傳統現實主義畫風,《第一次聖餐》(The First Communion,1896年)便是此時的代表作,此幅畫顯示出年紀輕輕的畢卡索已經能處理高難度的細節[5]。同一年,十四歲的畢卡索畫了《姑媽佩帕的肖像畫》(Portrait of Aunt Pepa),肖像畫裡的生動、精神讓胡安-埃多爾度·賽洛特(Juan-Eduardo Cirlot)曾讚嘆道,「毫無疑問的,整個西班牙藝術史裡最棒的畫作之一」。
1897年,畢卡索的現實主義畫風受到了象徵主義影響,在一系列的風景畫作品中,配上毫不自然的紫、綠色調,便是畢卡索的現實主義時期(1899年-1900年)的特色。此時期畢卡索的作品受到羅塞蒂、史丹林(Steinlen)、土魯斯-羅特列克與愛德華·蒙克等人的影響,融合了他欽佩的畫家埃爾·格雷考的特色,而產生了畢卡索獨特的現代畫風。
藍色時期
更多資料:畢卡索的藍色時期
畢卡索受到在西班牙孤單的旅行與他的朋友卡洛斯·卡薩吉馬斯的自殺影響,使得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期間的畫作常顯現出陰鬱的感覺。此時期的畫作以藍與藍綠的色調為主,極少使用溫暖的顏色。藍色時期開始的確切時間據推測可能是在西班牙1901年的春季,也有可能是1901年下半在巴黎的日子。在這段時間,畢卡索創作了許多描繪著骨瘦如柴的母親與孩子的作品,用色陰暗,並有時以娼妓與乞丐作為主題。在卡薩吉馬斯死後,1901年秋季,畢卡索畫了幾幅他的畫像,並於1903年完成了生平最憂鬱的作品《生命》(La Vie),現收藏於克里夫蘭美術館。憂鬱的情緒並蔓延到了知名的蝕刻作品《儉樸的一餐》(The Frugal Repast,1904年)上。該作品描繪著一對看不見的男人與看得見的女人,兩人皆身形消瘦,坐在一張老舊桌子前。畢卡索的藍色時期常使用「失明」這個題材,像是《盲人的晚餐》(The Blindman's Meal,1903年,收藏於大都會博物館)、《賽樂絲汀娜》(Celestina,1903年)等都是藍色時期的代表。
玫瑰時期
更多資料:畢卡索的玫瑰時期
1904年,畢卡索在巴黎遇見了一位為雕塑家及藝術家工作的模特兒費爾南德·奧利弗(Fernande Olivier),與其墜入愛河,而開啟了玫瑰時期(又名粉紅色時期,1904年-1906年)。畢卡索受到與費爾南德之間的甜蜜關係影響,而大量使用鮮明、樂觀的橘、粉紅色系,題材多描繪著馬戲團的人們、雜技表演者與丑角,這並成了畢卡索的個人特色之一。而1904年被視為是藍色時期與玫瑰時期之間的過渡期。
畢卡索名作《格爾尼卡》,1937年,收藏於馬德里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
立體派時期
晚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主要居住在巴黎,巴黎收復後加入法國共產黨。
1973年4月8日在法國穆甘逝世。
2004年5月,畢卡索早期作品《拿著煙斗的男孩》(Garçon à la pipe)以1.04億美元的價格結標,刷新了1990年文生·梵谷一幅畫作825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
------------------
繪畫和陶藝作品一覽
留言列表